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感恩節感謝 & 一些學習課程推薦


今天是美國的感恩節, 首先要謝謝各位讀者你們的支持,一開始的分享主要是我的轉職及找工作經驗, 後來逐漸擴展到我的矽谷的所見所聞、矽谷人物專訪、以及我的學習成長的筆記。 從 2012 年開始寫部落格, 2017 年開始分享 Facebook page, 也是累積了許多經驗, 文筆說不上變的很好, 但至少越來越熟練把一個靈感大目標從我的思緒整理、輸出成一篇文章分享出來,  這個過程也認識了許多有趣及厲害的人, 訪問了一些我覺得很酷很強的人,召集了許多熱心的朋友一起做了 “歹晚郎內推互助網絡” 幫助更多人在艱難的時期找工作,我個人也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有所提升。 如果你有考慮寫作分享, 或是任何創作, 希望我之前的文章“為什麼我建議你開始寫文章、或是任何形式的內容創作” 也能讓你一起加入開始練習寫作/創作/輸出的行列。 


我不時會收到讀者詢問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或是如何轉職成軟體工程師、如何學習程式等等的問題。 到美國工作問題我之前的文章: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已經把非美國人可以到美國工作的模式列出, 轉職軟體工程師及學習程式很多時候是一起的問題, 很多讀者有興趣轉職,但完全不知道軟體工程師在做什麼, 以及應該如何上手學習。 我給過不少次建議, 今天決定用這個機會公開的分享之前回答讀者的方式。 ⁣


如果完全沒有學習過程式, 可以先玩玩這個 MIT Media Lab 研發的 Scratch , Scratch 可以讓你用拖拉的方式把一些程式的邏輯組合起來, 在還不熟悉電腦運作的時候, 可以很直觀的在遊戲中累積你對程式的理解。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三

職場提升心得 (二): 如何不斷的在公司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上次文章寫了: "職場提升心得 (一): 觀察及反省自我能力", 提到時常觀察、反省自我在不同能力上的情況, 發掘出自己更有優勢的領域, 並在累積相關技能。 更之前的文章 “美國科技公司的績效考評 (Performance review)”,分享科技公司的績效考評通常有幾個大面向 (以工程師舉例): Impact, Engineering, Direction, and People。 


Impact (影響力) 佔績效考評的很大一部分比重, 好的 impact 通常和好考績有很大的正相關。 可以說如果要得到好考績、被升遷, 需要有好的專案影響力。 但要如何做到比較有大 impact (影響力) 的專案呢?在公司及組上不同階段, 可能有不同的方式。 

在剛進一個公司及組的時候, 因為還沒有過往的成績可以證明, 這個時候就不要挑三揀四、盡量把被分配到手上的工作做的完美, 慢慢建立 reputation ,用成績來得到越來越重要的工作。 我個人在換工作及換組剛開始的時候, 常常會在 1:1 問我的經理及組員, 什麼東西是他們比較頭痛、或是緊急希望有人幫忙的, 藉由做這些比較緊急及被需要的工作來逐漸建立我的成績。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職場提升心得 (一): 觀察及反省自我能力

我過去寫了“矽谷科技公司和上級的 1: 1 討論及 mid-cycle check in” 及 “美國科技公司的績效考評 (Performance review)”, 分享目前我了解到矽谷科技公司對員工的評比方式、及如何定時和直屬老闆在個人績效及職業發展上尋求 feedback 及幫助。 從過去的分享中, 我也了解到許多讀者有興趣想知道如何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工程師。 


我對於自我提升及職業發展也是很有興趣的, 從我過往的經驗、讀的書籍學習、還有剛好有一些機會從更資深的工程師及層級比較高的領導者討論學習, 在我內化整理後, 分享在這一系列職場提升心得文章。 


關於職場發展, 我體悟到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觀察及反省能力。 可能我們看到許多大神的成功案例, 覺得他們在對的時間, 做到對的事情, 事業就一飛沖天。 如果我們沒有這種 “先知先覺” 的能力, 至少我們可以先練習 “後知後覺”。 後知後覺是把我們過去做過的事情做個紀錄, 嘗試去發掘出我們在哪些部分做的不錯, 哪些是我們做的不好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