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晚上及週末時間讀了許多書,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這本跨能致勝 (英文原文版的書名是 Range), 這本書很有趣, 在第一個章節, 就用了兩個體壇的例子來帶出兩個極端不同的成功方式。
第一位是一個小男孩,在他 7 個月大的時候,就會拿高爾夫球桿模仿揮桿,兩歲就上全國節目, 表演推球, 同年並參加第一場比賽, 贏得 10 歲組的冠軍。 8 歲時,他已經可以贏過他父親。 後來成為高爾夫球界的傳奇。
而另一位小孩的母親是一位網球教練,但都沒訓練他。 他會和他的爸爸打壁球、一起滑雪、拳擊、游泳及滑板,並且打籃球、手球、網球及桌球, 他的爸媽在過程中鼓勵他多方嘗試, 他最後在足球及網球的抉擇上選擇專注網球, 而他大量接觸各種運動, 鍛鍊出的協調能力, 讓他日後在網球領域更所向披靡。
不知道你是否猜到? 以上的例子, 第一位是老虎.伍茲, 而第二位是羅傑.費德勒。
我們從以往一直聽到許多需要刻意練習的理論、以及 1 萬小時定律, 為了達到目標, 總覺得是越早開始越好, 所以像老虎.伍茲這樣自小開始發掘才能並悉心培養, 理應是最主要的成功模式。 但事實上, 這個世界也有很多非專一到底而成功的案例, 如上面提到的費德勒,還有一個經典例子就是賈伯斯旁聽的書法課,並成為設計MAC電腦字型的靈感來源。
目前 AI 取代許多重覆性的工作趨勢下, 如果我們的技能領域太專一,並且是 AI 可以協助處理的領域的話, 職業未來可以想像不會有光明前景。 我們的 1 萬小時練習, 如果遇到像 AlphaGo 一樣可以自己和自己對弈,並且 24 小時訓練提升自我圍棋能力的 AI , 還剩多少優勢呢?
因此作者認為, 在未來人人都需要跨領域的思考習慣和方法,才能成為有廣度、多元、跨能的人才,如同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刀 (書籍的封面就是使用瑞士刀為代表)。 跨領域的人才, 不僅在過去許多例子展現出打破被專業限制的思維, 解決過去無法處理的難題的神來之筆。 更有機會整合資源、結合不同領域的優勢創造出更大的可能。
這次收到采實文化的邀請閱讀, 編輯也是十分熱心及貼心, 在寄給我的書籍中先貼上一些貼紙, 標記她喜歡的部分, 讓我可以關注一些重點。 而她說我是跨界的指標型人物, 因此邀請我來閱讀分享。 我想編輯太客氣了, 我是跨界沒錯, 但要當到指標型人物的話檔次差了一大截。我當然付出許多努力, 但更多的是機緣、以及趕上時代的浪潮, 讓我目前在矽谷以小小的軟體工程師立足。
但另一方面, 我在業餘之時,會寫部落格及分享, 這也和作者提到的跨界、廣泛思考、觀點多元的跨能通才有所呼應。
總而言之, 這本書比我一開始預想的好看, 而且我覺得我去年年底對於職業發展感到一些瓶頸的焦慮,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也多了許多反思。 如果你還沒有機會閱讀這本 7/30 在台灣剛上市不久的書的話, 推薦給你閱讀。
這次感謝 采實文化 願意提供 3 本書給讀者抽獎, 讓大家閱讀學習,提升自我,在這個時代跨能致勝
抽獎辦法:
✅ 請在這篇 Facebook 文章按讚、留言你想要這本書的原因,寫的詳細或個人化一些的話比較容易被抽中歐。
✅ 公開分享這篇 Facebook 文章的話可以多一次抽獎機會!
✅ 這次抽獎一個名額為人氣獎, 如果你的公開這篇文章有最多人按讚及再次分享的話, 就會贏得人氣獎! 所以如果你有很多朋友、或是你有粉絲頁的話,趕緊動員拉票來的到這本書吧。
因為疫情關係, 紙本書只能寄送到台灣的地址歐。 8/12 加州時間晚上9 點截止!
博客來中文書連結: https://bit.ly/3aaLrU3
Amazon 英文版連結: https://amzn.to/2XHwlQS
歡迎關注我的粉絲專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矽谷人物專訪、及各式矽谷新奇事務。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